信息工作
工作简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简报 >> 正文
陕西师范大学“五抓牢、五着力”提升内部控制工作质效
发布时间:2022-08-01     浏览量:     

陕西师范大学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以财政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和《教育部直属高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指南》为指引,坚持“五抓牢、五着力”,扎实推进内部控制规章制度建设、体系建设、岗位职责、信息化建设以及宣教培训工作,服务学校事业发展大局。

抓牢制度建设,着力强化审计体制机制协同运行根据内部控制建设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作为一项打基础、利长远、见长效的系统工程。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主任的审计委员会,为审计内控工作发展提供了保障。制定了学校《党委审计委员会议事规则》,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党委审计委员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与审计处(内部控制办公室)协同发展的审计内控工作机制。先后汇集整理了财政部、教育部等上级部门颁布的120多个法律法规,编制《国家法律法规制度汇编》(上、下册)和《上级部门内部控制制度汇编》。以遵从上位法作为内部控制权力运行最低行为准则,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决策、执行、监督一体化,通用和专用相结合的两级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逐步实现对业务和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全覆盖。更新全校管理制度50余项,修订印发学校《内部控制制度汇编(第二版)》,以制度明确权力运行的标准,使内部控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抓牢体系建设,着力强化内部控制闭环建设内部控制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强化内部控制执行和落实、加强问题反馈、促进结果运用,构建内控闭环上下功夫。以评促建,建立防控闭环。聚焦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和审计发现的内控问题,与校内各单位逐一召开座谈会,加强问题反馈沟通;启动新一轮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工作,制定评估方案、设计制作风险评估问卷,抓住内部控制工作牵头规划的“头”和监督评价的“尾”,保证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以报促建,编制年度内控报告。做好文件解读、任务分解,对考核指标进行逐项落实汇总,全面编制学校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情况;学校连续四年入选教育部内控标准化建设示范案例,深度挖掘在强化监督,构建内控、审计、巡察工作联动机制方面成效做法,并在部属高校间进行推广和交流。

抓牢岗位职责,着力强化内部控制运行范围。坚持“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分事行权”原则,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要求,进一步厘清和健全内部控制岗位职责体系,制定预决算、收支、资产、采购、工程等15个模块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环节各职级、各岗位的岗位职责,编制学校《内部控制岗位职责与不相容岗位手册》,明确各岗位的管理范围、职责和权限,强化各岗位的主体责任,以岗位职责固化权力运行的范围、以国家法律法规作为权力运行的边界线,压实“两个责任”,实现不踩“红线”,不破“底线”,不触碰纪律的“高压线”。

抓牢信息化建设,着力筑牢内部控制长效根基。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内部控制效率,增强内控可靠性、可操作性、全面性。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实行校内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强化各职能部门信息化建设的主体责任,发挥网络信息中心的技术指导、财务部门的资金保障和内部控制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从资金、技术上有效保障内控信息化建设需求,同频共振、勠力同心,共同推动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目前已经实现了预算、收支、资产、采购、工程项目、科研等管理信息化,审计管理系统更新优化,工程结算线上审计系统平稳运行,合同管理、文号管理等子系统相得益彰,聘用三名开发技术人员为兼职专家,审计信息化建设行稳致远。同时,承担中国教育审计学会《高校数据式审计工作模式研究》课题,顺利通过评审结题。

抓牢宣教培训,着力强化政策法规入心入行。围绕审计工作相关政策法规,通过召开相关会议、编印整理学习资料、发放学习书籍、依托线上平台、组织专题研讨等多种方式认真传达学习,实现层层覆盖。将“学新规、强党性、促党建、筑防线”作为党员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推进党建与业务双轮驱动、深度融合。聚焦难点痛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召集校内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业务骨干等开展专题座谈,将审计整改与内控建设两项工作同策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每年度举办内部控制工作培训会,邀请专家就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和典型问题提出理论指导和实践要求。采用“外部政策背景+内部组织构架”全方位阐释的方式,在全校范围内根植内控意识,切实确保各单位扛起内控建设和实施的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