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作
工作简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简报 >> 正文
陕西师范大学“四个坚持”探索学校高质量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2-06-17     浏览量:     

陕西师范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立足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谋大局、积极应变局、奋力开新局,紧紧把握“双一流”建设发展机遇,在党的建设、治理效能、关键领域和民生实事等方面坚持重谋划、重实干、重成效,不断探索“十四五”期间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坚持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将“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将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管党治校的全过程各方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做到学习有收获、宣传有声音、落实有举措。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政治建设、民族宗教、意识形态、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做到认真研究部署、全力推进落实。坚持用制度管党治党,构建学校党建“1+8+X”的制度体系和高质量党建工作格局,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设置22个二级纪委和3个纪检组。将党史学习教育同观照现实、深化改革、推动工作紧密结合,组织“西部红烛为祖国闪耀,两代师表献礼建党百年”主题活动,全体党委常委分别带队深入以“三区三州”为代表的12个省区,开展“百校行”对接服务西部基础教育工作,出台学校《服务对接西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不断深化“四个服务”实效。形成了学校党建工作年初安排部署、每月工作推进、年底考核评议、序时督办提醒的工作机制,高质量党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坚持体制创新激活力,持续优化治理效能。进一步规范和健全学校决策行为,提高科学决策、依规依法决策水平,持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修订学校“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制定出台校院“两级四类”议事决策事项清单,规范常设性议事协调机构的设置和运行,扎紧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制度笼子。健全完善学校规章制度体系,持续开展规章制度“废、改、立、留”工作。成立党委学科建设与发展委员会、党委教师教育发展委员会、党委审计委员会,加强党对学校事业统一领导和顶层设计。组建教育学部,成立教师教育处、教师发展研究院,建设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进一步优化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体制。成立哲学学院、国家安全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组建哲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优化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强力支撑学科建设发展需求。学校加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不断夯实。

坚持一流目标为引领,奋力狠抓关键领域。以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为目标,形成了“两条主线、一个根本、一个关键”发展思路。将“教师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切实发挥部属师范大学引领作用,积极扩大公费师范生、“优师专项”招生占比,在中西部地区招生、就业的师范生比例一直高达90%以上。将教师节定为“开学典礼日”,设立颁发“西部红烛两代师表奖”,募集社会资金对获奖教师每人奖励100万元,对获奖校友每人奖励10万元,激励教师与校友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德师风高尚、教书育人成效显著的好老师。统筹推进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西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与发展联盟建设,示范引领西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将“学科建设”作为强校之脉,形成“四维驱动”学科发展战略,重点支持一流人文社科学科、教师教育学科、优势理工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群建设,新增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填补体育学和新闻传播学在西北地区和陕西省空白。守住“人才和队伍建设”这一根本,将人才和队伍建设作为兴校之根,进一步加大“引才”力度、创新“育才”之路、提升“用才”精度,实现了以新增中科院院士为代表的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质性突破,入选标志性人才人数大幅增长。抓牢“以成果成效导向的教育评价改革”这一关键,坚持“破立并举”,推动探索具有师大特色、充分激发教师队伍活力、精准学科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整体呈现持续向上向好的态势。

坚持用心用情办实事,不断改善师生福祉紧盯急难愁盼问题,两校区建成“红烛”共享研习室、“红烛”共享休息室和“红烛”共享公寓,有效解决了跨校区工作教师教研空间不足、午间休息难等问题。大力提升师生“幸福指数”,提升改造绿化近两万平方米,开展校园点亮工程,不断优化校园环境。持续推动智慧校园建设,上线新版“一网通办”服务门户,扩容在线办理事项,极大方便师生办理业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升级两校区298间教室多媒体设备,更新1574间学生宿舍生活设施,多个楼宇加装电梯,新建学生公寓项目获批开建,建设完成长安校区附属中小学大学城校区并按计划开学,完成科研楼建设和分配,加快建设体育训练中心、国际教育大楼、教师教育科研创新中心等教育用楼。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民生环境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