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教育部党组部署要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学校事业发展有机结合,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聚焦党的政治建设精准发力。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围绕学校改革发展“两条主线、一个关键”,构建学校党建“1+8+X”制度体系和工作布局,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双轮驱动”奠定基础。建立每周一次常委会、每月一次党的工作推进会、每学期一次全委会和一次常委扩大会的会议制度,切实加强党委对学校事业发展的统筹推进。学校党委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把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确保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有学习研究、有落实举措。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党委常委会会议、校长办公会会议议事规则补充规定》,推进学院完成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及议事清单修订,扎紧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制度笼子。
聚焦党史学习教育精准发力。学校党委将党史学习教育同观照现实、深化改革、推动工作紧密结合,组织“西部红烛为祖国闪耀,两代师表献礼建党百年”主题活动,开展“百校行”对接服务西部基础教育工作,全体常委分别带队深入西部 12 个省区市及海南省就基础教育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出台学校《服务对接西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不断深化“四个服务”实效。聚焦师生关切,扎实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真正做到发展为了师生、发展依靠师生、发展成果由师生共享。建成大学城附属中小学,解决长安校区教职工子女就学问题;上线“一网通办”服务门户,有效提升师生工作生活“幸福指数”;多方筹措资金,新建 5 处、改建 6 处智能浴室为学生公寓、教学楼添加自助滚筒洗衣机、空调、直饮净水一体机等设备,便利师生学习生活;在两校区建成“红烛”共享研习室 36 间,设工位 168 个,建设“红烛”共享公寓 21间、“红烛”共享休息室 20 间,有效解决跨校区工作教师教研空间不足、午间休息难等问题;加快推进学校科研楼和国际教育大楼建设,缓解学校科研用房资源短缺现实困难;依托“陕西养老保险”APP,组织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走访,帮助 1244 名退休老同志完成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
聚焦宣传思想工作精准发力。修订《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探索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育人模式,将教师节定为“开学典礼日”,创新开学典礼和教师节表彰大会内容与形式,增强典礼育人实效。深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1 人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目,实现零突破;1 项课题获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2 项课题获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组织青年学子开展“献礼建党百年《延安,青年》”网络微宣讲,入选“2021 年陕西好网民工程”重点项目。持续推进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建设,入选首批高校思政类公众号重点建设名单。
聚焦师德师风建设精准发力。设立颁发首届“西部红烛两代师表奖”,募集社会资金对校内教师每人奖励 100 万元,对校友每人奖励 10 万元,突出榜样示范,激励教师与校友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德师风高尚、教书育人成效显著的好老师,在校内外引发强烈反响。全面试点使用师德考核评价系统,建立师德量化动态考评机制,推动师德考评与管理工作信息化、数字化、联动化、高效化。
聚焦组织建设精准发力。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办法》,推进基层党建六大提升计划,为部分二级党委(党总支)配备专职组织员并制定管理考核办法,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修订处级班子处级干部年度考核办法,建立学校党委与学院班子集体谈话制度,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
聚焦干部队伍建设精准发力。推进全校管理岗位干部换届调整,跨单位任职交流率为51.68%,处级、科级干部年龄均年轻化,使得干部队伍活力进一步提升。把“干部培训、素质提升”作为加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加强干部分类教育培训,在处级干部、高知群体教师、教工党支部书记、纪检监察干部、党外知识分子等群体组织专题培训 10 期,收到明显成效。
聚焦健全监督机制精准发力。全面整改科学决策、依规决策、财务报销管理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以深化自我革命提升管党治校、内部治理能力。修订《陕西师范大学巡察工作主要观测点》,制定《进一步加强巡察整改工作的实施细则》,对9 个二级单位党组织开展常规巡察,对 8 个二级单位党组织开展巡察“回头看”,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和教育评价改革推进情况进行专项巡察,推动班子运行状态、校内政治生态、事业发展势态持续向好。开展非学历教育、基础教育合作办学、校办企业等领域自查和整改,推动内部管理规范化。
聚焦统战群团工作精准发力。组织教代会讨论《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草案)》,动员教职工为学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召开第十五次学代会,实施“启夏英才”和“研途领航”培养计划等,深入推进团学工作改革。与陕西省关工委共建陕西省关心下一代研究中心,组织“百名老党员与青年师生共话百年党史”活动,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优秀创新案例”。设立“陕西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不断发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在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方面的作用,及时转化理论研究,获批陕西省统战理论研究课题 5 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课题 5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