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扎根西部教师教育沃土,77年来始终与国家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孕育升华出“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品格,教育引导了一代又一代师大人心怀“国之大者”,为新时代西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教育强国梦贡献力量。
突出价值引领,不断丰富“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品格宣传内容与载体。组织领导干部、学者专家在《中国高等教育》《光明日报》、学习强国等重要期刊、媒体和平台发表《师范百年与建党百年》《传承西部红烛精神肩负教育报国使命》《培养“经师”“人师”相统一的好老师》等系列理论、述评文章。发挥教授宣讲团、新时代大学生宣讲团作用,在师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西部红烛、两代师表”主题宣讲。依托融媒体矩阵平台优势,开设“西部红烛”“校史红色记忆”“我在西部当老师”专题、专栏,拍摄《一生执着党的教育事业》《甘把晚年献少年》《TA改变了我》等系列微视频,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启动西部红烛数据库建设,开展基础教育战线优秀校友寻访活动,通过百位师大人物口述史、优秀校友访谈录、师大毕业生数据库等形式充分展示“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品格的价值内核。建设“红烛校史馆”,将其作为讲好师大故事的重要平台。组织“西部红烛为祖国闪耀”集体宣誓、青春分享课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品格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突出时代奉献,开展对接西部基础教育“百校行”活动。2021年5月至6月,学校13位党委常委带队,深入西部12个省区市及海南省调研,历时53天,累计行程近5万公里,共走访69个省、市、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35个新近脱贫县,149所中小幼学校,召开159场座谈会,回收有效调研问卷85334份,全面了解当地基础教育发展情况,开展“名师送教”“红烛励学基金”捐赠活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学校《服务对接西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梳理出5大类16项重点任务60项举措。通过深入走访,了解了高质量基础教育对师范大学的办学需求,挖掘出大量西部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历史资料,密切了与西部地区、特别是新近脱贫地区基础教育一线的联系,真正将“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品格弘扬践行在祖国西部的大地上。
突出榜样示范,设立颁发首届“西部红烛两代师表奖”。为挖掘和表彰终身扎根西部教育一线,积极践行“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品格的校内教师和校友,学校设立学校“西部红烛两代师表奖”,化学化工学院退休教师章竹君、民族教育学院退休教师杨清源,1979级物理系毕业生、陕西山阳中学教师仰孝升获得首届“西部红烛两代师表奖”。“西部红烛两代师表奖”由学校基金会募集社会资金设立“西部红烛基金”进行奖励,奖励标准为校内教师100万元,校友10万元。“西部红烛两代师表奖”作为学校最高荣誉,致力于表彰奖励学校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师德师风高尚、教书育人成效显著的好老师,在校内外引发强烈反响。
突出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四有”好老师。将“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品格贯穿于师范生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教学教育全过程,实现“两代师表”互育共进。持续开展饱蘸师者挚爱的“老教授毛笔手书录取通知书活动”,被社会各界誉为“最好的开学第一课”。在实施公费师范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实施“优师计划”和“红烛计划”,2021年面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招收学生150名,面向农村和原贫困地区招收学生135名,为提升西部基础教育质量培育优秀师资。制定“卓越教师培养方案”,打造“理想信念与卓越师范人才培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导读”“中国共产党百年史”“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等特色思政精品课程。组织“红烛杯”公费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微课大赛和演讲大赛,开展“未来卓越教师立志扎根西部服务基础教育”“在名师引领下成长:教学名师与师范生面对面”“西部红烛讲坛”等专题教学活动,邀请“2021年最美教师”、优秀毕业生张莎莎等校友代表与师生“面对面”,在广大学生心中种下“大国良师”的思想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