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发挥疫情期间《形势与政策》课讲时事、明形势、育三观、强信心的优势特色,陕西师范大学以在线课程为主要突破口,推进变革课程教学理念、组织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确保疫情期间课程正常进行,提升师生参与度和获得感。
——备课:提前谋划,集思广益。以教育部教学要点为指导,以时事政治为重点,以学生兴趣为导向,选取《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脱贫攻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美关系》《两岸关系发展的新态势与祖国和平统一》四个专题,确保线上教学主题明确,提升育人效果。教研室提前分组,专题集中备课,撰写教案文稿,制作教学课件,召开线下集体备课会,任课教师进行发言、课件展示交流,提高备课质量,保证课堂教育质量。邀请技术人员为授课教师进行网课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网上教学技能,创新教学方式。重视经验总结、理论创新,围绕《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专题,组织教师结合自身研究专长和授课对象,确定教学主题,多学科、多维度深度解读新冠肺炎疫情,形成16个教学设计,集结成近十万字专题文稿,为保障教学质量打好理论基础。
——建课:整合资源,创建平台。整合课程资源,依托超星学习通APP,积极开展在线课程学习平台建设。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主要内容上传至学习通,供学生提前查看,把握学习节奏。基于四个专题的强时效性,主动追踪形势发展,将最新政策、事态发展、舆论表现及时在平台上动态更新,实现学习内容时时更、日日新。每一专题配套客观题作业,设置主观讨论区,要求学生限时作答,现学现用,考察学习效果。选配一批延伸阅读资料,拓宽学生视野、深化课堂内容理解,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使学生随时随地深度学习。
——授课:在线互动,过程监控。用学习通平台进行课堂管理、腾讯会议进行直播授课。课前,教师在平台发布通知,确保信息通畅。课中,利用学习通随时签到、多次签到,确保课堂出勤率;在腾讯会议讨论专区,学生可以随时发表意见,任课教师及时就相关问题进行回应,提升课堂参与度与互动性。教师还可以随时发起主题讨论,形成词频大数据统计,掌握学生的立场观点,了解学生情感和价值观。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控教学运行、学生参与度和教学状态,根据学生学习状态,适时调整教学方法,积极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考核:多元评价,全息反馈。在课程最终评价上,改变以往唯成绩论的单一考核方式,综合课堂出勤率、作业完成质量、互动跟贴讨论、结课考试等指标,形成更为全面立体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思考、讨论,促进教学相长。(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