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向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勉励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陕西师范大学青年学子中产生热烈反响,引发广泛热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于建贵:一场疫情让“90后”一代“化茧成蝶”。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90后”一代为祖国和人民,也为自己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出的“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更是充满了对青年一代的期望与勉励。而作为“90后”一代的我们,唯有担当起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肩负起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将青春的力量奉献在祖国大地上,才能不负众望,不辱使命。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阿卜力孜·阿卜来提:这次疫情中,一群可爱的“90后”英雄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教育课”,他们用实际行动向祖国和人民宣告: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新时代年轻人也是有理想和担当的,祖国需要时绝不退缩,时刻铭记自己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努力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我作为新时代年轻人的一份子,从这些英雄身上学到了中华民族始终坚守国重于家,灾难面前牺牲小我成就大家的精神,以此更加确定了自己今后的奋斗目标,以他们为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黄雨纯:凛冬离去,雪融草青,经过数月的艰苦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这次战斗中,我位于湖北疫区,亲眼见证了一方有难八方来援的大爱无疆,也看到了一线人员无畏无惧的辛苦奋斗,更看到了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在我身边,有主动递交申请书上前线的“90后”医护人员、有坚守一线志愿服务社区群众的大学生、有为疫区主动捐款不求回报的学生党员……让我们看到了“90后”的力量,大写的青春当如此!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马义泽:习总书记的回信让我备感振奋,在这场全民战疫的时代大考中,青年人“越是艰险越向前”,不仅抵住了压力,开足了马力,还汇聚起青春搏击的磅礴伟力!最近,我担任了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网络宣传员,我会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去,自觉与祖国发展、民族命运同频共振,自觉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勇做服务全国抗疫大局、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建设清朗网络空间的生力军和尖刀队!
体育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麻东:作为一名曾经奋斗在一线的运动员,我从回信的内容中切实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肯定。在此次抗击疫情中,青年一代展现出了无比强大的凝聚力与执行力,成为能担当重任的蓬勃力量。通过此次战疫,我也深刻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同时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练就过硬的本领,锤炼品德修为,为推动体育强国建设贡献“90后”的青春力量!
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2016级本科生覃秋慧: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时,我刚刚结束了当天对云南省元阳县医护人员子女的线上教学,心情澎湃,深受鼓舞。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青年一代各司其职,青春之力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一名即将奔赴支教地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作为一盏“西部红烛”,作为一名“90后”学生党员,我定会不忘总书记的嘱托,时刻谨记自己曾许下的承诺“我愿意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把知识带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也一定会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为祖国教育事业贡献终身,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文学院2016级本科生闫晓明:作为一名即将奔赴基础教育一线的公费师范生,我从回信的内容中深切感受到了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希冀与期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这场全民战疫中,经受战疫洗礼,让我的信仰变得更加坚定。在未来的教师岗位上,我会继续努力,不断进取,牢记“扎根西部,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教育报国”的使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努力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服务祖国基础教育事业,做“堪当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教育学院2016级本科生余一夫: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透露出对我们“90后”的期望和信任。作为“90后”青年团员,面对这次疫情,需要思考如何去承担“90后”青年团员的义务与责任。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应该拿出自己的担当,最大程度去实现自身的价值。我坚信,我们也会成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更好发展的后备军和中坚力量,以青春的名义宣示我们“不惧”“不退”,承担起属于“90后”青年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