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作
工作简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简报 >> 正文
陕西师范大学扎实有序推进学校内控工作
发布时间:2019-04-04     浏览量:     

陕西师范大学以建立内部控制长效机制,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促进学校“双一流”建设为目标,把“抓落实”“抓执行”作为内部控制主攻方向,以制度执行为抓手、以风险防控为导向、以信息化管控为手段,完善优化内控制度和流程体系,切实提高内控管理效率和透明度,为学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织牢织密措施之“网”,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加大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规范建设,查漏补缺,以风险防控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基本建设工程管理、资产分类管理、二级财务监管以及教育基金会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形成经济业务全覆盖、制度流程全覆盖和岗位职责全覆盖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按照内部控制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要求,制定预算、收支、资产、采购、工程等15个模块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环节各职级、各岗位的岗位职责体系,明确管理范围、职责和权限,强化各岗位的主体责任,建立不相容岗位责任制度。对学校涉及经济业务管理的150多个制度与国家法律和上级部门出台的法规进行比对,筛选整理、修订完善,保证学校制度设计层级分明,结构合理。

进行内控延伸试点,推动内部控制纵深发展

以后勤管理改革为契机,全面启动后勤预算、资产、收入、支出、采购、合同等管理制度、流程规范和岗位职责一体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将后勤财务、资产、采购等管理纳入学校相应职能部门一级监管体系。制定《陕西师范大学二级独立核算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实施方案》、《陕西师范大学二级独立核算单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搭建《陕西师范大学二级独立核算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制度和岗位职责体系》、《陕西师大二级独立核算单位内部控制流程框架体系》。

加快信息化建设,增强内部控制刚性、可靠性

坚持“统一标准、分步建设、分块实施、逐步推进”的建设思路,从“人控”向“机控”转变,实现内部控制“于法周延,于事简便”。以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完善财务综合服务平台功能,积极推进预算申报系统和预算管理系统应用。启动采购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上线实施物资设备竞价采购信息系统;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处会计核算系统无缝对接;督促财务处启动预算管理系统和预算申报系统,提高预算申报资料收集、汇总等工作的效率,进一步增强预算管理的可控性和透明度。

严格抽查报告程序,促进内部控制落地执行

建立重大风险监督抽查制度,实施重要环节全过程留痕化穿行测试,查找内控缺陷,规避重大风险,有效推进内部控制落地实施。对标对表,坚持“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的内控建设理念,对照管理制度与控制流程,梳理各控制流程应输出文档和经济活动管理控制权力事项,搭建内部控制流程表单体系。按照“以报促建”原则,建立相关职能部门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年度报告制度,层层落实内部控制执行责任,提升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促进各相关单位持续、深入、有效地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工作。

开展专项检查评价,提升内部控制质量成效

以“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为评价原则,建立与审计部门联合工作机制,有计划、分步骤地启动内部控制专项业务检查和评价工作,全面检验各相关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的有效性,实现内部控制由“立规矩”向“见成效”转变。着重解决内部控制制度不落实、难落实、制度和实施“两张皮”等问题,防止内部控制在执行过程中被虚化、弱化的现象发生。根据高等学校多发的经济业务风险与内部控制建设目标要求,结合学校实际,逐一设计编制《内部控制风险评估自评明细表》。组织财务、资产、后勤、基建等10多个相关业务部门对140余个风险点、560余项内部控制措施执行情况进行自评。在部门自评的基础上,结合《风险评估与自评明细表》及《部门年度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形成《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内部控制办公室供稿,学校办公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