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注重发挥地缘优势,强化研究特色,积极开展东北亚区域和国别问题研究,产出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充分发挥了智库作用。
充分发挥地缘优势,重组国别研究机构。根据教育部培育和建设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的总体部署,学校成立跨学部、跨学院、跨学科管理机构——国别研究学术工作委员会,负责国别研究科研管理工作。依托东北亚研究院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东北亚研究中心,重组建立日本研究所、朝鲜研究所、韩国研究所、俄罗斯研究所和蒙古研究所,整合多学科力量,围绕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领域,深入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设立国别研究专项经费,全力资助国别研究所的有关国别项目研究;重点支持举办国际会议、外国专家教学、教师出国访学等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积极筹办半岛问题六方学者论坛。
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积极打造高端智库。以服务国家战略重大需求为主攻方向,与外交部、中央对外联络部、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以及国(境)内外大学、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国别研究。出版了《图们江地区跨国经济合作研究》、《蒙古国经济发展与东北亚国际区域合作》、《大国关系中的朝鲜半岛》等东北亚区与研究系列丛书20余部,在东北振兴、图们江地区开发、东北亚能源合作、朝鲜半岛局势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未来朝鲜半岛形势走向及我国应对方案》、《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与我国的对策研究》等研究得到外交部、海关总署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高度评价;《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研究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发挥了重要的智库作用。
构建合作交流平台,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着力建立高层次合作交流平台,提升交流层次。依托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东北亚研究中心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共建“中俄(俄中)区域问题研究中心”,加强双方科研合作和人员互动交流,实现互利共赢。积极发起并由东北亚地方首脑会议倡议建立“东北亚大学教授协议会”,进一步构建东北亚地区大学间交流网络,大力开展合作研究,为东北亚各国决策及合作发展提供咨询与支持。学校成为“东北亚大学教授协议会”主导会员,提升了东北亚区域研究的国际学术话语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