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浙江省政府主导、浙江工业大学牵头创建的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不断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新型政产学研战略联盟,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积极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集聚创新资源,构建新型政产学研协同研发平台。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建设理念,平台聚集了高校、院所、企业的创新要素和国外科技资源,构建富有区域特色与国际接轨的协同研发平台,分成四个层级:引导层是地方各级政府;核心层包括牵头单位浙江工业大学绿色制药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参建单位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国家新药安全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研究中心、浙江大学药学院、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所等5家单位;紧密层是35家理事单位(上市企业为主);服务层是300余家会员单位(企业)。在此基础上,平台接轨国际前沿,积极引进一流国际创新载体,深化与国际高水平研发机构的强强合作。与美国Irvine Pharmaceutical Service共建符合美国FDA要求的亚洲唯一的药学独立检测实验室;与美国波士顿开放实验室公司联合共建生物研究实验室等,着力增强平台国际性和开放性。
注重管理创新,建构深度融合的协同管理组织体系。平台成立由多方参与的管理机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运行工作小组负责制、管理办公室协调制、监督委员会监管制、专家咨询委员会把脉制。理事会由建设单位和部分上市企业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由院士领衔的专家组成;监督委员会由省审计厅、省药监局、平台负责人等组成。平台在台州等8个地区成立了地方工作站或基地,架起了与地方企业沟通的桥梁。注重平台运行管理,开展平台稳定性量化分析,建立了平台成员单位间关系风险的控制机制和平台稳定性评估制度,有效消除了合作障碍,提高了协同管理水平。
推进机制创新,促进以产业链为纽带的平台可持续发展。平台坚持“链式联合、分工协作;服务需求、互利共赢;绩效管理、滚动发展”的运行原则,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建立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互利共赢机制。在政府主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制药产业链为纽带,将产业链中拥有不同核心技术群的异质创新主体进行链式连接,突破部门、地区、单位界限和壁垒,构建新型学科链,充分发挥药学、药品质量控制、药物生产等产业链的集成优势,实现互利共赢。二是构建不同创新成员单位之间的开放共享机制。建立资源共享信息网站,实现成员单位间检测检验、文献检索、新药筛选、人才流动、知识产权等开放共享。三是建立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构建了动态化和系统化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以贡献为导向,注重创新实效,对平台创新体产生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促进了良性竞争和滚动淘汰。
多年来,平台构建了一支由工程院院士领衔,国外专家兼职,中青年专家为主的平台创新团队,实施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初步形成了“做中学”、“研中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催生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水平的药物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建立了全球最大最强的萘普生等11个大宗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为推进协同创新,创建新型政产学研用战略联盟提供了有益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