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作
工作简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简报 >> 正文
陕西师范大学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3-17     浏览量:     

陕西师范大学深刻理解和把握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的重要意义和内涵,积极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形成党委重视、多部门协同,共同来做统战工作的强大合力,广泛团结各党派、各民族、海内外师生,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努力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成立以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分管统战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学校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统一战线工作领导体制。坚持把统一战线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和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每年定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出台《中共陕西师范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学校统战工作;坚持把统一战线工作纳入二级党委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纳入党政班子工作考核内容,纳入党校、干部培训内容,纳入校内巡察工作;坚持在分党委设立统战委员,持续完善统战工作机制。相继出台《陕西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校院两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党派组织与党外人士交朋友制度的意见》《陕西师范大学二级党委(党总支)统一战线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工作制度10余项,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统战工作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强化政治引领,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组织党外知识分子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政策和中央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的学习教育;每年为各党派订阅《团结报》等报章杂志,支持鼓励各党派主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编印《统战学习资料》、组织党外人士开展集中学习研讨、举办专题辅导报告,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革命传统教育,扎实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坚持每年组织统一战线成员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专题教育培训,切实增强爱党爱国的坚定性和自觉性。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组织“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党外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健全组织基础,支持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加强自身建设。严把民主党派发展质量关。结合各党派的组织发展实际,严格要求各党派在组织发展中坚持政治标准,把好入口关,防止出现片面追求发展数量的倾向,建立健全规范组织发展程序,确保发展质量。协助做好政治交接,积极稳妥做好民主党派的换届改选工作,同时加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确保民主党派在人员继替中政治方向不变、优良传统不变、优势特点不变。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支持各民主党派健全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指导各民主党派出台涉及组织发展、经费使用等多方面的工作制度。加强统战团体建设。成立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和陕师大欧美同学会(留联会),广泛团结凝聚无党派人士和留学人员的智慧力量,进一步加强无党派人士和留学人员工作;结合侨联、台联基层组织建设实际,开展走访慰问、参观考察等活动,团结凝聚广大归侨侨眷和台胞台属为学校发展建设献智出力。

加大培养推荐,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开展培训锻炼。形成以政治理论培训、能力提升培训、教育实践培训等为主要形式的党外代表人士分层培训模式,同时抓住省、市、区各级各类培训、锻炼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荐党外代表人士参训。加大选拔推荐。坚持将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选拔使用纳入学校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党外人士能力素质。落实联谊交友制度。校、院两级党员领导干部主动参加统一战线活动,积极开展谈心谈话和联谊交友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听取所联系党外朋友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全校上下形成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良好氛围。

注重发挥优势,扎实开展民主监督和社会服务。积极搭建平台。建立统一战线成员建言献策工作制度,努力搭建“5+1”建言献策工作平台,形成了建言献策工作特色。鼓励发挥专业优势。统一战线紧紧围绕学校事业和地方发展,主动思考、认真调研、积极建言,取得良好成效,建言献策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开展民主监督。在校内推行统一战线成员担任党风廉政监督员、学风监督员、后勤服务监督员制度,鼓励统一战线成员参与校内民主建设。深度参与脱贫攻坚。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派遣党外人士参与到陕西省岚皋县、旬邑县等地的扶贫工作中,工作获得了省委统战部颁发的高校党外人士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同心•育智”贡献奖。

全面统筹协调,切实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努力构建长效机制。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将民族团结工作纳入党委议事日程和中心组学习内容;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强化宣传思想教育。坚持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通过成立专家讲授团、开设讲坛论坛、印发学习资料、举办辅导报告、开展教育培训、举办知识竞赛等多种渠道,教育引导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每年举办“民族文化节”“民族团结活动月”等活动,积极营造各民族师生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浓厚校园氛围;全力打造“石榴红”成长工程,努力形成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育人的陕师大新模式。努力解决实际困难。设立少数民族奖助学金和临时困难补助,建立就业联系帮扶制度,采取嵌入式学生日常管理模式和分层教学考核模式,开展谈心谈话、共庆民族节日等形式,使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来自祖国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

加强沟通联谊,扎实做好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开展慰问做好关心关爱。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对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亲属的走访慰问活动,为他们送上学校党委的关心关爱。发挥优势支持引资引智。面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大力宣传学校改革发展的新举措和取得的新成就,鼓励和引导他们为学校的发展献计出力。加强交流增进民心认同。充分发挥学校人文历史优势,扎实开展对港澳台青年的交流活动,进一步增进港澳台海外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