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理念,围绕保安全、护稳定,打基础、谋长远工作思路,不断促进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的创新,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为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陕西师范大学保卫处党支部开展党的纪律教育专题学习
公安雁塔消防大队来陕西师范大学进行消防培训指导
加强学习,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
——加强保卫处领导班子和党支部学习。采取召开处务会、支部党员大会等形式,组织全处干部和党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准确把握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上来,凝聚到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上来,努力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稳定安全的校园环境。
——积极组织和参与保卫业务培训。邀请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相关领域专家为保卫处干部职工授课,适应新形势,拓宽知识面。积极推荐保卫干部参加教育部、高教工委稳定办、省市公安安全部门、全国高校和陕西省高校保卫学会组织的业务培训,着力提升保卫干部业务素养和工作能力。
——狠抓校卫队建设和管理工作。依据《门卫制度》《巡逻制度》《校卫队员考核制度》《校卫队员奖惩办法》《校卫队宿舍管理制度》和《保卫处自主用工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制度进行科学管理,形成了校卫队管理与建设的长效机制。通过例会、专业学业,进行法律知识、职业道德、业务技能等培训,使队员养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作风,不断强化对工作岗位的责任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陕西师范大学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陕西师范大学举行“119”消防宣传月活动
积极宣传,营造稳定安全校园氛围
——主动发声,营造稳定安全的校园氛围。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揽,积极开展“五个认同”意识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教育;组织师生集中收听收看国家安全机关部署开展的“2018-雷霆行动”相关新闻报道,增强师生反奸防谍意识;利用4.15全民国家教育日,发放《反恐宣传手册》;制作政保工作专题片,让师生了解政保工作、参与政保工作、理解政保工作;开设“平安陕Star”微信公众号和保卫处官方QQ,涵盖包括“大学生安全教育”“国家安全”“反恐维稳”“邪教和非法宗教”“校园安全常识”“常见诈骗手段”“禁毒常识”“消防安全”等16大类内容;邀请西安市公安局专家为全校学工干部和民族教育学院和国际汉学院学生做安全教育报告,教育师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提高应对恐怖犯罪的能力,积极营造人人关注国家安全、人人重视国家安全、人人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消防宣传。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和校园网等新媒体,辅之以标语、展板、讲座等传统方式,结合消防演练,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和实操训练,切实提高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加强初期火灾的扑救和疏散逃生能力。
完善机制,提供校园安全机制保障
——建立安全检查长效机制。学校保卫处与后勤处、学生处、研究生院、产业处、社区中心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联合对学生公寓、单身宿舍楼、食堂及校外门面房的治安、防火、卫生、违禁物品等进行检查,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加强校内交通秩序整治,升级改造门禁系统,严格校外车辆和非机动车出入登记检查制度,完善校园各类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加强对校内摊点和快递点的管理和规范,密切与长安区限养办合作,妥善处理校内流浪犬,校园秩序改观明显。
——修订出台《陕西师范大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责任和分工,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进行消防安全管理。一年来,共检查重点要害场所4次,专项检查5次,发现各类隐患54个,上报季度消防隐患报告3份,下发消防隐患整改通知书12份,扑救火险2起。
陕西师范大学校园消防设施建设与维修改造(二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陕西师范大学安全防控体系化,智能技术凸显威力
更新设备,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建设
——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渐趋完善。申请中央高校修购专项资金410万元,对长安校区六艺楼、学生宿舍ABCD区加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接入学校消防智能管理平台,有效地提高了火灾预警和防范能力。在两校区图书馆、致知楼、格物楼、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家属区高层等消防重点建筑设置微型消防站10个,配备灭火救援装备130件,全年购置灭火器约1700具,维修灭火器900具,较好地提高了火灾应急救援能力。
——技防建设不断跟进。申请中央高校修购专项资金380万元,对长安校区校务楼、图书馆、格物楼、致知楼、六艺楼、终南音乐厅、文澜楼、新勇学生活动中心等8栋楼宇内部区域监控安装,共计424个监控点位,进一步提高监控覆盖面,提高了技防水平。(保卫处供稿,学校办公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