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作
工作简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简报 >> 正文
陕西师范大学坚持“六个聚焦”全力推进2022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发布时间:2022-11-01     浏览量:     

陕西师范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坚持“六个聚焦”,精准服务,暖心帮扶,全力促进2022届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聚焦“一把手”工程构建就业育人新格局。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着力构建书记、校长亲自部署,分管校领导靠前指挥,职能部门协同推进,各培养单位落实责任,教职员工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学校党委常委会多次听取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专题研究就业工作;学校层面召开由全体党委常委参加的就业工作推进会,就冲刺阶段就业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党委书记召开未就业毕业生座谈会,就做好未就业学生的帮扶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在就业攻坚阶段,全体校领导按照分工原则进一步加大所联系培养单位的督促力度,分管校领导带队走访各培养单位,督促指导各单位就业工作开展。各培养单位进一步夯实就业工作责任,通过党政联席会每周专题研究、重点部署,探索“网格化”就业工作思路,进一步调动本科生导师、任课教师、研究生导师参与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了全员参与促就业的联动机制。

聚焦资源整合,推进访企拓岗专项行动落地见效。学校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工作思路,推进实施学校《“三个结合四个一百”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方案》,积极推动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见实效。截至8月初,书记校长带头行动,累计走访用人单位121家,开拓就业岗位1200余个;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累计走访用人单位160家,开拓就业岗位2000余个;各培养单位领导班子累计访企拓岗100余次,走访用人单位140余家,开拓就业岗位4000余个,其中有70余名毕业生顺利签约至新开拓的就业岗位。就业中心利用暑期实行各培养单位访企拓岗“包省”负责制,切实做到就业市场开拓省域全覆盖、重点城市全覆盖。学校积极探索“党建+就业”双融双促工作机制,组织基层党组织深入地方企事业单位开展“党建促就业”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建联建共建的方式与用人单位建立就业合作渠道。积极加强同各省级组织部门的交流合作,争取更多省份将学校纳入选调生定向招录单位。协同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开发第二学士学位、科研助理和行政助管岗位吸纳毕业生充分就业。

聚焦招聘服务,持续做好优质岗位资源供给。为适应疫情反复的新形势,学校在坚持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积极开拓“线上”招聘新渠道,保障就业招聘服务“不掉线”。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持续开展“三个一”招聘活动,努力保证一周一场线下招聘会、一周一场网络招聘会、一周一场直播招聘会,累计举办线下大型招聘会和专场招聘会800余场,提供岗位89759个,线上大型招聘会和宣讲会66场,提供岗位90234个,行业专场招聘会2场,提供岗位2562个。积极对接各地市人社部门举办覆盖全国各省的“直播带岗”系列招聘会,重点面向全国31个省域18871家事业单位、中小学、高校以及重点产业链的知名企业征集岗位需求339511余个。为应对疫情影响,切实帮助毕业生解决求职面试中的实际问题,学校新建5个标准化方舱式网络面试间,适时调整10余间招聘教室服务学生网络面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云面试”环境氛围。

聚焦精准指导,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为切实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加强针对性培训和精准指导,学校开展了系列精准培训活动,举办了“公务员(选调生)训练营”“职场精英训练营”等4个训练营,累计培训千余人次。组织开展“职遇·圆梦”大学生就业体验周、“职遇·启行”生涯体验周等活动,累计参与人次达近万人。升级改版“就业创业大讲坛”,围绕简历制作、面试培训、职业规划等举办了7场专题报告,累计参与近三千人次。通过高校职业规划教学师资培训、专题业务培训等方式加大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依托毕业生质量跟踪调研团队,建立常态化“学生需求调研”机制,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研、大学生求职意向调研,为推动课程改革、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提供参考依据。聘请20余位知名校友担任双创导师,开展“知名校友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校友对学生创业指导的促进作用。

聚焦价值引领,拓宽毕业生多元化就业渠道。为强化就业育人实效,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学校始终将价值引领贯穿就业工作始终。一方面,通过加强就业观念引导,开展系列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活动,引导毕业生做“西部红烛两代师表”精神的弘扬者、传承者和践行者。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毕业季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基层就业政策宣传”,积极宣传推介参加“特岗教师”“三支一扶”、征兵入伍、西部计划的优秀学生事迹,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学校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上专门增加学校党委书记为赴西部12个省市区和海南省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代表授旗环节,意在营造浓厚的就业育人氛围。截至8月31日,学校2022届毕业生中共有4242名同学选择留在了西部地区就业。此外,学校着力探索实施升学深造行动计划,将升学深造作为非师范专业本科生就业的主渠道。

聚焦全面覆盖,建立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机制。学校把困难群体的帮扶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通过开展“校领导联系”“就业中心干部对接”“培养单位领导及学工干部帮扶”等“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实现“一生一策”网格化、全覆盖动态指导帮扶,帮助家庭困难、就业困难、残疾毕业生等困难群体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学校作为“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全国135个就业能力培训基地之一,已完成2021、2022年度省内798名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培训工作,全力帮助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学校积极协助2022届“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身体残疾”等毕业生申请陕西省“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56.7万元;学校就业中心、学工部、研工部从业务费中拿出专项经费14.68万元用于支持2022届156名困难毕业生就业,切实把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当作政治任务来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