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制度建设、内涵发展、课程设计、重点凝练四个维度,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制度建设“稳航向”,推进课程思政规范化。出台《陕西师范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将教书育人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有机结合,把理想信念、爱国情怀、民族精神、人文关怀、创新思想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发展,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同联动、完善激励机制、提供经费支持四个方面全面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供保障。修订《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规范》,对教师开展本科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明确要求,严格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对教师在开展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如何融入课程思政理念进行指导和要求,要求教师做到“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制定《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推进实施办法》,要求实施系列研究生课程思政引领计划,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将课程思政开展情况作为研究生教学质量和培养单位工作绩效的关键评价考核指标。
内涵发展“提质量”,推进课程思政品质化。一是完善教师能力培训方案。定期开展教师育人能力培训,组织骨干教师到国内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进行现场观摩和学习,并邀请国内高水平大学专家来校做课程思政专题报告,不断提高广大教师育人意识。二是强化课程思政指标。在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及实验教学教师技能大赛等教学比赛以及校级“教学名师”评选活动的评审指标体系中强化课程思政相关指标,引导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三是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组织多学科教师共同备课,促进教师更好地在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将学科资源有效转化为育人资源。四是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加强对广大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引导教师加强政治理论修养,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四个自信”,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和学校校史校情,形成内容深刻、内涵丰富的课程思政教育素材库。
课程设计“强支撑”,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化。一是构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群。针对本科生、研究生不同学生群体,根据不同学科专业课程特点,分类、分层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群建设,重点把握专业必修课,高度重视专业选修课。各教学单位明确课程思政课程体系建设规划和责任人,加强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构建校院两级示范课程体系,每年度各教学单位选树1-2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及 3-5 门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二是常态化开展公开示范课活动。每学年,各培养单位组织本单位教师开展至少2次课程思政示范观摩听课活动,本单位党政领导到场听课,重点把脉融入课程教学的思政元素,探索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建设一批课程思政典型示范课。三是持续抓好课程教学大纲建设。通过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抓好专业研讨、集体交流等基层教学组织教学活动,优化每一门课程教学大纲,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不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和育人实效。
重点凝练“闪亮点”,推进课程思政特色化。一是加强示范引领。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学院优质资源,建立思政课教师分片指导和联系制度,发挥引领辐射作用。通过优秀思政理论示范课、课程思政教师典型示范课及教学研讨,开拓专业课教师思政育人的思路和途径、激发课程思政活力与潜力,提升专业教师育人的能力和水平。二是重视价值引领。引导学院和教师将价值引领融入每一门课程目标和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内容作为教学效果的重要考量因素。通过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党政领导听课等方式,将客观量化评价与主观效度检验结合起来,考量价值引领在课程教学活动中的融入度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度,以科学评价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