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师管理和学生培养全过程,充分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强化课堂育人实效,加强理论阐释研究,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机制。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将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列入学校发展的“四大工程”之一,制定了《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及“十大”育人实施细则,出台了《加快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落实台账》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测评指标体系》,对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重点工作、主要任务进行了全面规划;健全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工作机制,明确了与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的各领导机构的工作职责,形成有纵有横的工作格局;坚持每年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加强对全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安排部署,搭建交流展示平台。聚焦思想政治工作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制度保障,在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师德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各项任务要求落细落实。
扎实开展师生理论武装。坚持把理论学习摆在重要位置,构建了党委中心组、分党委(党总支)书记、学工系统、团学系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民主党派以及大学生骨干分子七个层面学习体系,将学习教育的触角不断延伸;聚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出台了校院两级中心组嵌入式互动学习制度,每年组织不少于8场次的学习研讨,确保学有成效;及时跟进学习,聚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围绕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制定专题学习计划和年度师生政治理论学习安排,明确学习进度与学习内容;把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务工作者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开展集中培训与定期轮训,把学习理论与研究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师生重大关切相结合,切实在学懂弄做实上下功夫;组织教授宣讲团、学生马列理论读书社、研习社、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每年举办各类讲座和理论宣讲活动近百场、听众达数万人,充分发挥理论学习引领作用,相关做法得到陕西历任省委书记指导并肯定,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新闻联播”重点报道,宣讲团部分成员现已成为全国社科普及名家、全省理论宣讲团骨干。
强化课堂育人实效。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攻坚,制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提升计划》,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识必修课课程体系,开设“理想信念与卓越师范人才培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导读”必修课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学习时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中央主流媒体予以了报道,获评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一等奖,被中宣部列入宣传重点。
加强理论阐释研究。发挥理论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依托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陕西省重点舆情信息研究中心和校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等平台,发挥哲社科研优势,产出一批高质量理论研究成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理论支撑,近五年来支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60项,培育10项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确定3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成功组织申报国家和教育部思政课题近20项,每年出版《陕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研究论文集》,学校获评陕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优秀基层单位;积极组织党政干部和专家学者开展理论阐释工作,党委书记、校长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高等教育》等刊物上发表理论文章十余篇,学校党政领导和专家每年在全国主要媒体刊发百余篇署名理论文章和高质量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阐释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精神。